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雅安日报]产业振兴 群众增收

来源:
2015-04-15 00:00
浏览:
打印
    

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巡查设备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赶考”路上,我市将产业重建作为增加灾区人民就业、提高灾区自我“造血”能力的主要抓手。

如今,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不断深入,一个个产业重建项目陆续落地开花、投产达效,在助推灾区产业振兴,帮助群众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商招商

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

8日,记者走进震后落户我市的企业——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厂区显得有些安静,但是,走进生产车间却别有洞天。

宽敞的车间内,21台生产设备呈两列排开,几名工人穿行其间巡视着,一边查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炉内的温度是否适中;一边拿起笔记录,通过液晶屏调整各种参数。一旁的平地上,两名工人则对一块晶莹剔透的桶状蓝宝石晶体进行打磨。

震后,为支援灾区建设,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在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雅安经开区)建设蓝宝石晶棒生产线项目,租用雅安永康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空闲厂房,经改造后安设相关生产设备,于2014年正式投产。

“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泡生法’进行晶体生长工艺,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照明、智能手机、手表等穿戴设备的窗口片等,产品根本不愁卖。” 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平透露,目前21台生产设备每月可以创造2000万元的销售收入,公司还将继续扩大规模,陆续新增设备,预计到今年6月底,生产设备将达到45台。

据介绍,在一期项目步入正轨后,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又有新的计划——今年5月正式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按照计划,该公司将投资2亿元,建设新厂房并安装100台设备。

“虽然现在看来我们对灾区经济的贡献还不明显,但是随着生产设备的增加,二期项目的建成投产,一定为雅安工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徐建平说。

其实,税收只是灾后重建产业项目对灾区经济贡献的一种表现方式。据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飞地园区又依托这一项目,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进了两家光电企业,其中一家已在雅安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

“三家企业的入驻,将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该负责人表示,对于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助推灾区产业振兴意义非凡。

家乡就业

村民华丽变身产业工人

企业的入驻,必将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创造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家住名山区新店镇的村民陈进就是受益者之一。

和大多数名山区的农村家庭一样,陈进一家的农业收入主要靠茶叶,但是全家人守着一亩多地的茶叶远远不够维持生计,陈进高中毕业后就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在上海一家服装厂工作多年后,陈进最终还是不习惯背井离乡的生活,选择了回乡就业。

去年,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落户我市后,陈进有幸应聘成功,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通过努力工作,勤学肯干的陈进还当上了班长。

陈进说,公司的产品生产周期要20多天,除了开炉和装炉的时候需要点体力,平时只需巡视和记录数据,工作轻松又干净,每个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

“现在在厂里上班,离家近,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已经满足了。”陈进说。

据介绍,雅安六方星群光电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现在有近40名员工,绝大多数是来自当地的年轻人。

家住名山区蒙顶山镇的赵秀体就是其中一员。20岁刚刚出头的他,非常珍惜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工作的认真劲一点都不输给比他年龄大的人。

“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还能学到一技之长。”说起现在的工作,赵秀体稚嫩的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c) 2021 jkq.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东路11号(创业孵化园1号楼) 邮编:625100 传真:0835-3225171 电话:0835-3227806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3 蜀ICP备19017234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3025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