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雅安日报/北纬网]攻坚克难建新区 产业新城拔地起——数说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重建这三年

来源:
2016-07-20 00:00
浏览:
打印

园区内的中恒天汽车集团(雅安)汽车有限公司

现代化的车间内,一个个零部件经过冲压、焊接、涂装等工序后,在总装车间被组装成大型SUV(越野车)……日前,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下称飞地园区)内总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的中恒天汽车项目实现汽车整车的小批量试生产。

与此同时,飞地园区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总规的14个基础设施重建项目(解捆后28个子项目),已全部完工。

三年前,根据灾后重建总规和重建专规要求,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下称经开区)设立了第一个以国家文件命名的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

三年来,向着异地支持灾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康的目标,飞地园区全力以赴、攻坚破难,抓重建、抓招商、抓项目,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重建和产业重建。

三年间,园区建成面积从3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三年硬仗,营业收入增长67%,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三年重建,为园区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布下一局好棋。

这三年

园区建成面积增加了7平方公里

“路面更宽了,距离更短了,经开区到雨城区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近日,随着横跨名山河的桥梁工程的贯通,总长3.74公里的发展大道全程贯通,即将到经开区上班的市民陈倩特意驾车“尝鲜”。

该道路建成通车后全程只需5分钟,从市区姚桥片区到经开区只需6分钟至8分钟车程,这就意味着目前从经开区到雨城区有了最省时的线路。

园区建设,交通先行。

灾后重建以来,飞地园区推进基础设施重建,提升园区的硬件水平和吸引力,交通路网建设成为园区基础设施重建的一大“重头戏”。

三年来,园区狠抓对外交通主干路网建设,新建城市道路42公里(桥梁18座),形成了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极大改善了经开区与中心城区的通行条件。

全长14.2公里的永兴大道,不仅改善了沿途13个村的通行条件,还将飞地园区名山高新技术片区、永兴装备制造片区、草坝汽车制造和商务片区连成片;园区大道、学道街、职教路、环山路等一条条道路,共同编织成园区内的交通网……

“三年间,进出园区的道路有了多种选择,各片区间的联系更顺畅,与过境市域的高速公路的衔接更紧密,原材料的输入和成品的输出更便捷。”这是飞地园区(经开区)内企业经营者对园区通畅交通网的最直接感受。

事实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只是交通,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是衡量园区产业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围绕飞地园区产业定位,按照将园区建设成雅安的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的要求,飞地园区科学编制园区规划,拟沿名山—永兴—草坝发展轴,建设名山高新技术发展区、永兴新兴产业发展区、现代物流片区,草坝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区,配套建设名山综合服务中心、永兴邻里服务中心、草坝生产性服务集聚中心,实现雨城区、经开区、名山区三区融合发展。

在科学规划的同时,飞地园区加快建设发展步伐。纳入总规的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共14个(28个子项目),包括道路、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生态修复、生产生活配套小区及标准厂房等已全部建成投用,形成了覆盖整个园区的主干路网、电网、气网、通讯网、给排水管网。园区建成面积从3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

随着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产业园区发展大平台已见雏形,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大大提升,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大大增强,为招大引强提供了支撑。

这三年

园区营业收入增长了67%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伴随飞地园区基础设施重建的,还有灾后重建以来陆续落地生根的一个个产业重建项目。

三年来,飞地园区充分利用产业重建和省级部门助雅招商机遇,围绕汽车整车生产和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主导产业,按照“补链、强链、扩链”要求,盯住汽车整车生产关联的配套生产项目,重点开展对外招商;盯住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上下游产品项目,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整合招商。

园区内的四川新筑通工汽车有限公司

“三年来,园区共承接和引进中恒天汽车、新筑通工新能源汽车、建安工业、川西机器、王老吉凉茶等产业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137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以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飞地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桥说,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和还原,而是要实现产业发展水平的更大提升。园区招大引强的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我们欣喜地看到,“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首个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王老吉项目,于2015年4月正式量产,年产2000万标箱王老吉罐装凉茶,该项目不仅解决500多人就业,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园区内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有限公司

以王老吉项目为龙头,目前园区已引进了优伯啤酒、藏虫草等项目,并逐渐形成饮料食品产业园,推动园区企业在生产环节由配套链条向主导链条转变。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最大产业重建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的中恒天汽车项目,目前已实现汽车整车的小批量试生产。

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亿元。项目还将带来汽车座椅、内饰件、电器等配套厂家约10亿元配套投资的跟进发展,延长汽车产业链,配套相关产业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新提供5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

我们欣喜地看到,建安公司300万台套车桥项目,于2016年2月实现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营业收入50亿元,上缴税金4亿元,就业人数2000多个,还将推动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和雅安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灾区群众奔康致富。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新筑通工新能源公交和物流配送汽车项目开工不到一年,已实现下线,并小批量投放市场。格纳斯、百图、远创等二期项目已完成技改扩能正式投产……

陆续建成投产的重建项目,成为园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据显示:园区营业收入2012年为100亿元,2013年为112亿元,2014年为128亿元,至2015年已达167亿元,2015年比2012年增长了67%。

采访后记:

历史不会忘记

还记得这样的人——

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飞地园区原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王军,在病床上仍然牵挂着征地搬迁工作。

三年承担了相当于震前十年之和的规划管理工作的东北小伙崔振兴,挑起规划管理、产业重建项目服务、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等多项任务,默默把对家人的亏欠埋在心底。

还有,为了永兴大道顺利贯通,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在晚上12点前下过班,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生病,还带病坚守的杨晓……

还记得这样的故事——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和推动下,经过半年多的反复磋商,真心合作的诚意打动了中国恒天集团,使中国恒天集团选择落户飞地园区。

园区规划建设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局仅有14名编制人员,不仅要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国土资源5个市级部门分局职责,对口市级11个业务部门,还要承担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14个大项灾后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和160万平方米在建企业建设的协调和业务指导,仍忙而不乱,按时间节点完成重建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是飞地园区灾后重建面临的最实际的困难。园区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推进灾后重建。

三年重建,是园区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三年,是攻坚破难、砥砺奋进的三年,也是冲刺赶考、后发追赶的三年。

三年硬仗,更是园区干部职工“5+2”、“白加黑”,下深水、破难题、敢担当,奋力推进产业重建的三年。

有限的文字不能一一记录每一位坚守的人和每一个充满泪和汗的故事,但历史已悄然记录。

正是这些人和事,共同书写了飞地园区三年重建的历史一页。因为它们,园区成为雅安的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当工业强市排头兵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雅安日报/北纬网首席记者徐玉婷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c) 2021 jkq.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东路11号(创业孵化园1号楼) 邮编:625100 传真:0835-3225171 电话:0835-3227806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3 蜀ICP备19017234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3025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