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15分钟 名山到草坝
名兴草大道4号桥进入桥面铺装阶段
起于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名山片区,止于草坝片区,全长14.2公里的名兴草大道是连接园区名山城区—永兴—草坝三大片区的交通主动脉,已于今年“4·20”前全线贯通。
时隔一个多月,该道路建设进展怎样?3日,记者赴现场了解到,目前正在实施供排水、雨污、电力、天然气等管网工程建设,力争今年“7·20”前形成通车能力。
现场:
桥梁施工正酣
最长桥梁进入桥面铺装阶段
搅拌车运来混凝土,通过天泵的长臂源源不断地浇筑到系梁的骨架内;一旁的工人则配合默契地安装立柱钢模,为第二天即将浇筑的立柱做准备……这是记者在名兴草大道1号桥看到的一幕。
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道路和桥梁施工受天气影响大,雨天不仅会破坏路基也不适合浇筑混凝土。好在,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晴好天气居多,他们正抢抓施工的利好天气,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桥梁下部结构我们全是采用天泵浇筑的方式进行的。”该负责人说,使用天泵每个立方要增加25元的成本,但是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效率、缩短工时,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最终还是选择了天泵。
在机具和人员的保证下,长70米、宽24米的1号桥,下部结构建设已进入尾声,即将进入上部结构的建设。
名兴草大道共涉及4座桥梁,在1号桥加紧施工进度的同时,其余3座桥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其中,长达120米4号桥已进入桥面铺装阶段。
一根根墩柱拔地而起、一排排凝土箱梁并肩而排……在最长的一座大桥——4号桥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横跨河道的大桥将两岸连接成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
桥面上,数十名工人正在安装钢筋。随着飞溅的焊花,一根根钢筋将相邻的两个箱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桥面铺装作为桥梁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日后的行车安全、舒适度及大桥结构耐久性等等,所以必须仔细再仔细。
举措:
每周专项督查
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
桥梁施工正酣的同时,供排水、雨污、电力、天然气等管网工程建设也正有力有序地推进中。
据芦天宝飞地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园区 “一轴三心四片”空间布局,名兴草大道建成后,将把名山城区、永兴、草坝三个点连成片,改善飞地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强化招商引资硬件资源,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产业重建提供基础保障。
名兴草大道是飞地园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重建项目,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飞地园区始终坚守“六位一体”工作底线,按照灾后恢复重建的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对项目按周倒排施工计划,并分解落实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项目现场负责人的工作目标、职责和任务,每周专项督查,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飞地园区还派出技术骨干常驻现场,实施“5+2”、“白加黑”无缝隙监管,并采取全天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内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检查。同时,衔接协调相关单位,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为项目建设做好服务。
“我们将力争‘7·20’前形成通车能力。”据该负责人介绍,名山至永兴段6.1公里,于2014年10月份动工,于“4·20”前全部贯通,计划“7·20”前管网和路面工程全部完工;永兴至草坝段8.1公里,于2015年1月动工,边征地拆迁,边筹措资金,边赶工加班建设,于“4·20”前全部贯通,计划“7·20”前路基工程全部完工,形成通车能力。“届时,从名山到草坝,大概只需要15分钟。” 记者 徐玉婷